我看不懂,但尊重。
这个叫 Labubu的丑萌娃娃,实在太火爆。
如果你觉得这只不过是个玩具,那大错特错,人家有个外号:塑料茅台。
为什么?
闲鱼年度十大转卖商品里, Labubu排第一,隐藏款、限量款、联名款,价格暴涨近十倍, 堪称 溢价之王。
靠转卖 Labubu,一天能赚两三万。
难怪有人调侃:买 Labubu比买股票踏实,毕竟它从不跌停。
就连给 Labubu做衣服,也能年入百万。
有女孩在小红书开 Labubu娃衣店,手工做衣服,一套才几十块,一个月几百单,月入1.7万。
还有高端娃衣卖家,一套定制衣服300块,开团购,年收入200万,狠不狠。
中国明星、韩国明星、欧美明星,连泰国公主都在追 Labubu:
顶奢爱马仕也跟它组CP:
Labubu海外发售,各国粉丝连夜排队:
谁能想到,与Labubu的风光与成功相比,设计出Labubu的那个男人,却经历长达30年的失败与失意。
他叫龙家升。
Labubu是他以北欧森林精灵为灵感创作的。
成为全球粉丝的精神偶像前,Labubu是独属于龙家升的情感慰藉。
他6岁从香港移居荷兰,父母忙工作,语言又不通,老师推荐读绘本学语言,这让龙家升喜欢上绘画,更将绘本创作变成职业。
但欧洲绘本市场成熟,新人龙家升想出头,凭什么?
他一次次被出版社拒绝。
直到参加一场欧洲绘本大赛,龙家升认真研究出版社和评委喜好,凭借以北欧精灵为原型的作品获金奖,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。
拿到撬开资源的这张牌,龙家升终于出版绘本。
北欧森林精灵Labubu就是他在 绘本《神秘的布卡》中创作出来的,大眼睛、 尖耳朵、一排獠牙,又丑又怪。
也是从创作精灵开始,龙家升的风格逐渐明确和成熟。
2015年, Labubu被香港潮玩品牌看中想做成玩具, 龙家升带着对这个新兴市场的好奇同意了。
结果销量惨淡,龙家升几乎没收入,往返香港工作的机票钱都是妻子出。
他差点放弃,是妻子支持他熬了过去。
为了让 Labubu更有吸引力, 龙家升不停调整修改,从细节一点点优化成今天丑萌丑萌的 Labubu,也终于等来真正能挖掘它价值的那个人—— 泡泡 玛特创始人王宁。
龙家升从小沉浸在绘本世界,王宁则是在父母的商铺里长大。
大学时他拍校园纪录片做光盘销售,又租格子铺卖杂货,攒下25万巨款,全部投入自己第一家位于中关村的零售玩具店——泡泡玛特。
和校园创业顺风顺水相比,王宁的泡泡玛特经营屡屡受挫,员工集体辞职、资金短缺。
和龙家升多次被出版社拒稿一样,王宁也总是遭遇投资人的漠视。
和龙家升埋头苦画却难有起色一样,王宁经营泡泡玛特也经历三年蛰伏期。
直到2014年底,王宁看店铺业绩发现来自日本的潮流玩具Sonny Angel销量猛涨,他意识到潮玩市场要起来,立马调整策略,专卖潮流玩具。
好不容易找到方向,当王宁去日本谈Sonny Angel独家授权时,却被拒绝。
王宁转用其他方法找潜力IP。当他在微博问网友喜欢什么潮玩时,热门评论都是Molly。
王宁成功说服Molly的设计师买下版权,并通过盲盒形式发售首个Molly Zodiac星座系列潮玩,一炮而红。
就这样,王宁一边谈大IP授权,一边找小众优质设计师合作,还自己孵化IP新星。并在2018年,签下龙家升的Labubu。
龙家升签约时唯一要求是保留创作主导权,王宁非常理解。他强调,泡泡玛特不断挖掘艺术家,用标准化流程孵化IP,按照70%艺术自由和30%商业规则配比,好IP不是偶然,是把热爱放进系统里发酵。
商业的最高境界,是用理性的骨架,撑起感性的灵魂。
2024年,泡泡玛特营收130亿,而Labubu是其中最赚钱的IP。
今年,商业记者李翔将对王宁的采访写成一本书《因为独特》,王宁谈到品牌文化时用到两个词:文化包裹感与系统化浪漫。
龙家升创造Labubu展现了什么是文化包裹感。
Labubu 不是一个玩偶,是承载孤独、倔强、反叛、开心等复杂情绪的容器,它是龙家升30年打磨出来的。
而 “系统化浪漫”,说的则是王宁将艺术变成可复制的商业奇迹。
他在《因为独特》反问:为什么迪士尼能孵化百年 IP?因为它有从剧本到周边的工业化体系。
泡泡玛特的盲盒、联名、海外扩张,都是用理性框架支撑感性内容,王宁用数据、供应链和运营体系,让每个艺术家的灵感都落地成商品。
这两个男人的共性,是对 “时间” 的敬畏。龙家生用30年等一个伯乐,王宁用14年让泡泡玛特市值千亿。
真正的长期主义,不是熬时间,是把每个今天都变成未来的伏笔。
龙家升就像很多创作者的缩影,值得被看见。
而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,就用标准化创作体系,把你的灵感变成可传播的书籍:从选题打磨到内容架构,从金句提炼到 IP 孵化,用系统化流程放大每一个你的独特性。
就像泡泡玛特用盲盒让Labubu破圈,一本书能让你的专业优势突破圈层 —— 它是你的 “文化包裹感” 载体,是系统化输出价值的武器。
每个IP都是时间的礼物,前提是你先把它捧到人前。
看看最新出炉的第十一届当当影响力作家评选结果:多达22位新晋影响力作家都是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的学员,牛不牛?
他们中不少人出书不到一年,甚至有人新书上市才三个月,就迅速实现从素人到新人作者再到影响力作家的三级跃迁。
从2018年,我们孵化第一本书,何小英、魏华、李丛三位合著的《不急不吼,轻松养出好孩子》。
到2025年的当下,我们成功帮助309人出书,共创500万册总销量。
8年交付,34期滚动开班从未间断,足够验证一件事到底是不是真功夫。
都说金杯银杯不如学员口碑,但养成品牌的好名声需要时间,而最难的护城河是时间。
相信我,只要你按照正确的方法来,写书不再是梦想,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。马上扫码和图书顾问1对1咨询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