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,25fall这个入学季的申请难度的确是偏低的,处于一个断档的时间段。外有土澳这边抢生源,内有英国自己吸引力衰退,印度,eu以及南非生源大量减少。
国际学生减员之下,现在的英国大学要么是降低录取门槛,招收的学生开始更下沉。要么是有些专业收不齐人,开始重新把之前拒的一些学生又重新恢复offer了。
2025这届入读英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无疑是幸运的,申请难度下降不说,拿到的自带奖学金的offer也变多了。即使好学校,今年依旧逃不掉这个命运。
No.1 UCL
话说UCL都5月了,还在吭哧吭哧的发offer。我这边学生4月递交的申请,5月还在陆续出offer。按往年,ucl3月底就截止很多专业的申请了,今年不一样,今年ucl仍有大量专业没招满,依旧可以申请,依旧处于开放状态。
要我说,如果你前期觉得没申好的话,ucl依旧可以继续加申,会有意外惊喜。而且这个学校是支持多个专业申请的,老有人说ucl只支持两个专业,还发邮件问学校,是不是只能申两专业。
我就很无语,你非得做这个老实人吗?ucl对你同一账号申第三个或第四个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,都是让你申的。我好几个学生,今年甚至一个账号录取了三个ucl的offer。也有学生第一个冲刺的专业拒,后面的第二和第三个专业录取的。
不要给自己设那么多限制,也不要去听某某中介的保守发言。先去做,先去申,先去执行。你后面会来感谢我的。ucl这个学校说实话都被我们申烂了,里面的规则和套路我们研究的明明白白,包括他们的文书,需要怎么去给,怎么去打动招生官,都是有手法的。
话又说回来,今年ucl的确比去年好申很多,录取的学生也更下沉了,我好几个在英国读top up的学生,以及双非甚至三本的学生也都有拿到offer。ucl今年真没你想的那么难。
No.2 KCL
KCL今年也是一个突破口学校,没24年之前那么疯癫了。24年之前你的王的行情是,谁来了都不好使,尤其是双非,你再高分都容易拒。一副不要双非学生的样子。
今年这个学校就老实很多,收的学生也下沉了不少,即使是商学院里面的专业,今年录取的阵容也让人觉得挺匪夷所思的。比如上海立信会计,南京审计,扬州大学,江西财经,还有一些985下面的三本学校等等,好几个这类学校的学生录取的。
现在的KCL的画像就没之前那么傲娇了,比较优秀的英本或海本有,国内比较top 的211和985也有,但双非甚至三本这个学校也收。不会像前几年一样一刀切了。
商学院和传媒学院难度下调其实不算多,比较多的是偏教育和社科的方向。今年是更好申了。外加kcl本身也属于那边比较好argue的学校。这也给很多背景没那么强或者前期准备没那么好的学生,提供了很多试错的机会。
这个学校之前是1月9号左右就结束中国大陆学生申请的,今年又改了,到目前为止,kcl还有部分专业没截止,依旧可以申,你还有继续补漏的机会。
No.3 Manchester
曼大今年也处于没招满的状态,有好几个专业都是,比如dep这种还可以的泛商专业,今年也都没满,依旧可以去申。
曼大今年的改变也是蛮大的,一是申请效率比之前快了,可能申请总量少了,效率被动就提升了。一个offer你不需要等2-3个月往上了,有些学生正规店的可能8周内就出offer了。二是曼大也放宽了门槛,招收的学生也在往更靠后的双非大学偏移。之前可能申个曼大卡list卡的比较严,而且更偏爱211或财经类本比较多,今年这种趋势明显转变,很多一般背景的学生今年也有收到曼大的offer。
三是曼大今年给的奖学金也比往年要多,特别是那种阳光普照奖学金。当然,这个不是说针对中国学生给的,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的。但你不得不说,我们中国学生量大,今年反而收获最大。
曼大这个学校的确申请难度是看学生量的,学生量上去了,曼大就装起来了,申请速度巨慢,能跟乌龟一样,很搞留学生心态。而且很容易因为竞争激烈的原因被拒。今年就没那么离谱,你背景差不多在中等线或往上的,拿个condition问题不大的。
曼大今年之所以还没招满,还有个原因是这个学校的雅思要求还是偏高的,尤其是写作,单项要求就要6.5,会卡一些中国学生的脖子,有些学生拿到offer也达不到条件,想去且有心无力,这也会造成曼大的offer接受率下降。学校需要重新去转移这些offer。
总了个结:对25fall这届学生来说,从申请难度的角度来说其实是幸运的,的确选择空间更大了,捡漏机会更多了,拿到名校offer的机会更大了。
但这个情况,可能也只能今年有了,明年26fall的行情就没那么好了。学校今年学生断档是他们没预料到的。明年他们在录取上机会调整,不会有今年的行情,前期比较难,中后期反而简单好捡漏了。毕竟明年英国大学本身也属于版本学校,会吸纳很多原计划去美国的留子,还会和eu那边把青少年计划扶持好,qs本身也是利好。在生源上就没那么被动。难度可能又会高起来。